現在越來越多駕駛選擇安裝行車記錄器,當作行車路上的「第三隻眼」。但你是否也曾疑惑:行車記錄器多久會覆蓋影片?行車記錄器晚上不清楚怎麼辦?雙鏡頭該怎麼選?這篇文章將帶你掌握選購重點,並提供雙鏡頭行車記錄器推薦、日常保養建議與行車記錄器維修指南,讓你清楚知道怎麼挑、怎麼裝、怎麼用,確保關鍵時刻畫面不漏拍、不失真。
 

行車記錄器是什麼?為什麼必備?


行車記錄器是一種安裝在車內的影像錄製設備,能自動記錄行車過程中的影像與聲音。現代的行車記錄器功能越來越多,包含 GPS 定位、停車監控、G-Sensor 碰撞感應、自動循環錄影等,幾乎已是每位駕駛的標配。但到底為什麼每台車都應該裝一台行車記錄器?以下 3 個理由是它成為「行車必需品」的關鍵原因:
 

▎交通事故


台灣交通事故頻繁,擦撞發生後常會出現雙方說法不一致的情況。行車記錄器能以影像還原事發過程,協助警方釐清肇事責任,讓事實一目了然,避免被誣賴或錯判。

 

▎保險理賠


保險公司在處理理賠時,需要清楚的事故證據。行車記錄器提供具體畫面,能大幅縮短理賠時間、減少爭議。不少案例證明,一段完整的錄影往往是保險理賠能否順利的關鍵。


▎停車監控功能


多數現代行車記錄器都具備「停車監控功能」,即使車輛熄火後也會進入待機模式。只要偵測到震動或碰撞,就會自動啟動錄影,讓車輛在停放期間也能受到完整保護。

 

行車記錄器多久會覆蓋?錄影保存機制解析


很多駕駛會遇到錄影畫面突然消失的情況,其實這大多是因為行車記錄器的循環錄影機制。當記憶卡容量用完,系統就會自動刪除最舊的影片,繼續錄製新的畫面。那麼行車記錄器多久會覆蓋呢?其實沒有固定時間,主要會受到 4 個因素影響:
 

▎影響因素

 

  • 記憶卡容量大小:容量越大,能保存的影片時間越久。例如 128GB 記憶卡的保存時間,可能是 32GB 的四倍以上。如果經常長途開車,建議選擇 128GB 以上的記憶卡,能降低影片被覆蓋的風險。
     
  • 錄影設定與鏡頭配置:高畫質與高幀率會產生較大的影片檔案,記憶卡空間也會更快被占滿,使舊影片更早被覆蓋。此外,雙鏡頭行車記錄器需要同時錄製前後畫面,檔案大小大約是單鏡頭的 1.5 至 2 倍。
     
  • 實際錄影條件差異:即使記憶卡容量和畫質設定相同,不同的錄影環境也會影響實際保存時間。光線充足、畫面變化少時,壓縮效果較好,檔案較小;但在光線不足或畫面動態較多時,壓縮效果變差,檔案就會變大。
     
  • 記憶卡空間保留機制:多數行車記錄器會預留部分空間給「鎖檔」或「緊急錄影」使用,這類影片會被鎖定,不會被循環覆蓋。另外,有些機型還支援拍照功能,拍攝的照片同樣會佔用空間。因此,實際可用於循環錄影的容量,大約只有記憶卡總容量的 70%。
     

▎估算公式


想知道自己的行車記錄器大約可以錄多久的影片嗎?你可以參考以下簡單公式來估算:
可錄影時間(小時) = 記憶卡容量(GB)× 90% ÷ 每小時錄影檔案大小(GB)

不同錄影設定會影響檔案大小,以下是常見規格的參考數值:
 

  • 單鏡頭 1080P/30FPS:約 3GB/小時
  • 雙鏡頭 1080P/30FPS:約 5.5~6GB/小時
  • 4K 高畫質錄影:最高可達 10~15GB/小時以上


推薦閱讀:
CarPlay是什麼?搞懂4大車機系統設定,3分鐘學會CarPlay怎麼用
機車行車記錄器有必要嗎?公開4大安裝優勢與推薦位置,新手必看
 

行車記錄器晚上不清楚?夜間拍攝影響因素


白天拍得清清楚楚,一到晚上卻整個畫面模糊霧茫茫?行車記錄器晚上不清楚是許多駕駛時常遇到的問題。行車記錄器晚上拍不清楚,不只影響畫質,萬一發生事故,還可能錯失關鍵證據。那為什麼會這樣呢?以下 6 大因素常導致夜間影像不清楚的:
 

▎感光元件性能不足


感光元件就像行車記錄器的「眼睛」,負責接收光線並轉換成影像。元件尺寸越大、感光度越高,在低光源環境下能捕捉更多細節。感光性能不佳的機型,夜間畫面容易過暗或出現雜訊。
 

▎鏡頭光圈太小


光圈太小,進光量就不夠,畫面在晚上自然會偏暗。尤其在地下停車場或沒路燈的路段,畫面常常幾乎全黑。建議選擇光圈 F1.8 以下的鏡頭,夜視效果會明顯提升。
 

▎沒有 HDR 技術


夜間行駛時常會遇到明暗對比強烈的場景,若記錄器沒有 HDR 或 WDR 技術,就容易出現過曝或過暗,讓關鍵細節消失。HDR 能平衡亮暗部,提升夜間影像層次與清晰度。


▎影像處理晶片太弱


影像經感光元件拍攝後,需透過晶片進行降噪、調光、銳化等處理。若晶片等級太低,處理能力不足,就可能出現畫面模糊、顏色偏差、雜訊過多等問題,無法作為有效證據。

 

▎望遠鏡頭缺乏或畫質差


不少雙鏡頭行車記錄器為了壓低成本,後鏡頭規格大幅縮水。解析度低、感光差或無夜視功能,導致夜間幾乎無法清楚拍攝後方畫面,失去雙鏡頭的意義。
 

▎誤信解析度代表畫質


許多消費者被「4K 超高清」「2K 畫質」等字眼吸引,認為畫質就一定好。但解析度只是像素數,畫面是否清晰還要看感光元件、光圈、HDR 與晶片處理能力。解析度再高,如果其他規格不足,夜間效果一樣差。
 

行車記錄器如何保養?如何維修?


行車記錄器是車上的重要設備,但不少人安裝後就不再理會,直到出現錄影異常或故障,才發現問題早已存在。其實只要定期保養、正確使用,就能大幅延長使用壽命,也避免在關鍵時刻沒錄到的窘境。以下 ALC 整理了日常保養建議和維修流程:
 

▎日常保養建議

 

  • 定期檢查記憶卡:記憶卡是最常出問題的部件,建議每半年至一年更換一次,避免因老化導致錄影異常或檔案毀損。
  • 定期更新韌體:到官網下載最新版本,可修正系統錯誤、提升穩定度,避免漏錄或當機。
  • 避免高溫曝曬:台灣夏季車內溫度動輒飆破 50 度以上,建議停車時使用遮陽板,或直接拔掉主機、帶下車更安心。

 

▎ALC 維修流程


如果需要行車記錄器維修服務,ALC 也提供完整的官方行車記錄器維修流程。以下是詳細的流程步驟:
 

  • 聯繫客服:可透過 ALC 客服電話或 Email 提出維修申請,並清楚描述故障狀況,客服人員會初步判斷問題並告知後續處理方式。
     
  • 寄送管道:確認需要維修後,可經由實體通路或線上購物平台將產品寄回,寄送時請附上購買憑證並妥善包裝,避免運送過程中造成二次損壞。
     
  • 檢測與通知:維修中心收到產品後會進行專業檢測,確認故障原因和損壞程度。檢測完成後,客服會主動聯繫你,告知是否為保固內維修或保固外維修。
     
  • 維修完成返還:確認維修方案後,技術人員會完成維修並將產品寄回,建議收到後立即測試功能是否正常。

 

行車記錄器推薦 6 個選購要點

 

市面上的行車記錄器品牌和型號眾多,價格從幾百元到上萬元都有,功能規格也差異很大。到底該怎麼選才不會踩雷?以下整理 6 個關鍵選購要點,幫助你挑選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行車記錄器:
 

▎錄影解析度


解析度越高,畫面細節就越清楚,像是車牌或路標都能拍得更明顯。不過解析度高不代表畫質一定好,夜間拍攝效果還是要看感光元件和鏡頭規格,不能只看「4K」或「2K」這類標示。
 

▎鏡頭視角


視角越廣,錄影範圍就越大,兩側車道也能清楚記錄。但視角太廣容易產生「魚眼變形」,反而影響畫面判讀。若是雙鏡頭機型,建議前鏡頭視角大一點,後鏡頭不必太廣,影像穩定才更實用。
 

▎夜視效果


選擇具備大光圈鏡頭、感光元件品質高、支援 HDR 或 WDR 技術的機種,才能讓畫面在昏暗環境下仍保有清晰細節,避免過曝或太暗什麼都拍不到。
 

▎儲存方式與容量


行車記錄器多使用記憶卡儲存影片,選購時要確認是否支援循環錄影和緊急鎖檔。循環錄影能在記憶卡滿後自動刪除舊檔,確保錄影不中斷;緊急鎖檔則會在碰撞當下保護影像不被覆蓋,對事故還原很重要。
 

▎安裝便利性


安裝方式是很多人忽略的選購細節,但其實非常重要。選擇安裝簡單、穩固、不影響視線的方式,不僅能提升使用體驗,也能降低未來移機、更換或維修的麻煩:
 

  • 吸盤式:安裝簡單、位置可調整,方便 DIY,但高溫下可能脫落,穩定性較差,適合短期或臨時使用。
     
  • 黏貼式:固定牢靠、畫面穩定,不易晃動,適合長期使用。不過貼上後不易更換位置,初期安裝要特別注意角度。
     
  • 後視鏡式:直接取代原本後視鏡,不佔額外空間,外觀整齊、視野不受影響,但安裝較複雜,建議請專人處理。

 

▎售後服務


建議選擇有一年以上保固的品牌,並確認客服聯繫方式是否清楚、維修流程是否完善。品牌若能提供韌體更新與配件補充,也代表後續使用更有保障。
 

行車記錄器常見問題 Q&A


關於行車記錄器的使用,有些問題特別常被問到。以下針對這些常見疑問提供詳細解答,讓你對行車記錄器有更完整的了解:
 

Q:行車記錄器會一直錄影嗎?


行車記錄器在車輛發動後會自動錄影,直到熄火為止。多數機型採用循環錄影模式,記憶卡滿了會自動覆蓋最舊檔案。有些機型支援停車監控,熄火後偵測到碰撞或震動也會錄影,但需要額外供電。
 

Q:行車記錄器 8GB 錄多久?


以單鏡頭 1080P/30FPS 為例,8GB 約可錄 1.5 到 2 小時。但容量太小風險高,建議至少選用 64GB 或 128GB 才比較夠用。
 

Q:行車記錄器熄火還會錄嗎?


取決於是否有停車監控功能。有這功能的機型,在熄火後會進入待機模式,偵測到異常時就會自動開始錄影,但前提是有穩定供電。沒有這功能的話,熄火後就不會錄影。
 

Q:電子後視鏡好用嗎?


電子後視鏡式行車記錄器結合後視鏡和記錄器功能,優點是不占空間、螢幕大、視野好,缺點是價格較高、安裝較複雜。
 

Q:行車記錄器停車監控是什麼?


停車監控是指車輛熄火後,行車記錄器仍會持續監控,偵測到碰撞或震動時自動錄影。這功能適合路邊或開放式停車場使用,不過需要持續供電,長時間啟用可能會影響電瓶壽命。
 

Q:為什麼行車記錄器會沒錄到?


常見原因包括:記憶卡損壞、容量不足、電源不穩、錄影設定錯誤或韌體太舊。建議定期檢查記憶卡狀況、確認有無異常,如果錄不到畫面,應儘早送修。
 

雙鏡頭行車記錄器推薦:4K 汽車行車記錄器前後鏡頭


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款高品質的雙鏡頭行車記錄器推薦,ALC 星光級 4K 汽車行車記錄器前後鏡頭 CX20 絕對值得考慮!

以下 4K 汽車行車記錄器前後鏡頭產品特色一次看:
 

  • 靈活雙鏡頭畫質配置:可設定為前鏡頭 4K+後鏡頭 1K,或改為前後 2K 畫質,依需求切換最合適方案。
  • SONY STARVIS 星光級感光元件:夜間或低光源環境下也能清晰錄影,細節保留更完整。
  • F1.8 大光圈+超廣角鏡頭:前鏡頭 150°、後鏡頭 130°,可以減少拍攝死角。
  • 2 吋 IPS 高解析螢幕:顯示清晰不偏色,設定與預覽畫面都更直覺。
  • G-Sensor 碰撞鎖檔功能:自動偵測異常並鎖定畫面,避免重要片段被覆蓋。
  • 循環錄影機制:記憶卡空間滿時,自動覆蓋最舊檔案,錄影不中斷。
  • 支援 128GB 記憶卡(U3 以上):可儲存更多高畫質影片。
  • GPS 測速提醒+行車軌跡記錄:顯示速度與路徑,並即時提醒測速照相。
  • WIFI+專屬 APP 操作便利:手機即時連線、觀看或下載影片,免拔卡。
  • 三年保固+贈送 64GB 記憶卡:原廠保障,用得安心。

 

不想在關鍵時刻畫面模糊、看不見車牌?想要白天清楚、夜間更清晰的影像記錄?那就別錯過 CX20 星光級 4K 前後鏡行車記錄器,立即升級你的行車守護!👉 點我查看銷售據點與通路資訊

推薦閱讀:
汽車行車記錄器安裝懶人包:3款類型解析+前後鏡頭安裝完整攻略
行車記錄器記憶卡怎麼看?掌握4大規格重點,搞懂格式化的重要性